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各地景區人滿為患,限流公告如雪片般發出;酒店到處滿房,還有游客住到了當地文旅局長家……
筆者之前預測了“五一”旅游市場的100種行情,就是沒想到會出現如此的“人從眾”局面。
在過去四五天,筆者只是在新聞中看到的限流景區,就不下七八十個。而那些真實發出類似公告的地方可能是幾倍于此也不止。
而朋友圈里各個酒店老板們,如果不連著三四天發出滿房通知,就好像自家經營掉了鏈子。甚至,前幾天鹵鵝哥帶火的重慶榮昌區,連著三天全區酒店預定量達到100%。
當限流成為五一景區的“新常態”,這不禁讓人思考:是我們酒旅供給出現問題了,還是需求釋放出現了問題?抑或是老百姓的時間消費(休假)自主性還有更大優化空間?
筆者始終認為,酒旅業作為一個服務行業,背后影響和決定其走勢的往往是其他領域的系統性問題,甚至是社會學問題。這種復雜性讓上述行業朝向高質量發展充滿著艱巨性和不確定性。
今年五一景區怎么就爆了?
社交媒體傳播會營造出一種假象。筆者向來對這種假象保持警惕。但是,今年五一期間的景區,似乎真的呈現出乎意料的火爆。
對于景區來說,“限流”成為高頻詞。甚至,貴州一個大草原景區也因游客太多而限流。
貴州六盤水盤州市烏蒙大草原景區 圖源:烏蒙大草原
堵車、排隊、退票已經成為外出游玩“三件套”。就連“故宮曬棗”等過去很多年的老梗,又被拿出來熱炒。
筆者只是簡單統計了一下比較熟悉的河南和湖北省份,出現限流的景區就有一大堆:
河南:
萬歲山武俠城;寶泉景區;龍門石窟;重渡溝風景區;雞公山景區;黃河三峽景區;紅旗渠景區。
湖北:
恩施大峽谷景區;恩施梭布埡石林景區;鶴峰屏山旅游景區;宣恩獅子關景區;宜昌清江畫廊景區;宜昌西陵峽快樂谷。
在抖音平臺,“五一人不多,也就億點點”的話題熱度持續上升。有網友分享了長沙五一廣場的視頻說,“壓迫感十足,得有一億人。”
還有人調侃,“長沙昨晚確實人多,我手里拿了一串臭豆腐,自己被擠得沒時間吃,就不知道被誰咬了一塊”。
出游人群激增,天氣給力,疊加社交平臺的傳播,讓這個五一假期異常熱鬧。
而對于酒店來說,滿房則是常態化表現。
據說,還有網友因為沒訂到酒店住到了文旅局長家。
5月2日晚上,自駕來到湖北恩施州宣恩的王女士,因為沒訂到酒店,就找宣恩縣文旅局求助,最終受到了當地文旅系統的熱情接待。她們一行四人入住到宣恩縣文旅局局長王菊芳家。還有部分游客分流到其他員工家中。
在筆者的朋友圈里,全國各地的酒店總經理們,紛紛用“滿房通知”刷屏。部分入住率超100%。
好事網友在小紅書發帖了解滿房情況,有山東老板說:“我是早滿了,然后退了,又滿了,又退了,又滿了。有的還好玩呢,以為退了商家看退單多肯定降價,等降價呢,結果沒戲又訂了。”
其實,景區、酒店訂單爆棚,原因很好理解:瞬間宏大的人員流動。
自駕方面:
據交通運輸部預測,2025年“五一”假期,日均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2.7億人次以上,全國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約為6200萬輛,小客車日均流量占客車比例預計約99%。
航空方面,“五一”假期國內航線機票預訂量超480萬張,比去年同期增長約33%;“五一”假期出入境航線機票預訂量超98萬張,比去年同期增長約25%。
鐵路更生猛,創下單日歷史最高記錄。
4月30日至5月2日,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連續3天同比增長超10%。特別是5月1日,達到2311.9萬人次,刷新歷史最高記錄。
業內普遍認為,今年五一是2023年以來的旅行熱度峰值。
這種火爆,有很多種原因。
筆者分析了一下:
首先是今年五一假期全國范圍內天氣比較給力,沒有極端天氣干擾,老百姓出行情緒高漲。
第二是新的休假制度使得假期增長,釋放長線出游需求。還有就是各種政策端的消費支持,鼓勵消費者出游。
但是,“限流”景區如此之多,背后涉及的原因更加復雜。
一個景區的朋友說,每到節假日,景區上下都跟打仗一樣。現在網絡太發達了,如果出現大面積的輿情,這個假期等于又白干了。所以,現在很多負責人不再單純追求假期銷量,開始在品牌形象和營收之間找平衡點。
按照他的說法是,現在大家都追求沉浸式體驗,對于景區的要求越來越高。無限制地接待游客,只能刷新假期的營業額,對于長久來看并沒有太多好處。
聽到這種聲音,筆者的確還是挺驚訝的。因為對于很多景區來說,每年少有的那幾個假期,幾乎決定了員工們過年時年終獎的厚度。能夠如此長遠地看待上述問題,多少說明行業決策者越來越成熟了。
拷問時間消費的自主性
其實,每逢節假日,針對旅游市場諸多問題的討論,大家都會歸咎到休假制度上。
我國法定節假日的時間太少,大家能夠隨意支配的休閑時間太少,這才導致本土酒旅行業總是出現明顯的淡旺季。
這種波動既影響老百姓的出游體驗,也對酒旅行業從業者的收益管理帶來挑戰。
其實,限流的背后,是很多人群的出游需求沒有被滿足,也意味著原本很長時間“吃不飽”的景區,在高峰期不能“消化”客源。這對于供需雙方都是損失。
筆者認為,相較于假期長短,老百姓對于時間消費的自主性可能更加重要。
前兩天,中國旅游協會在南昌舉辦2025年中國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活動。魏小安先生的一個分享讓筆者受益匪淺。
魏小安是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總顧問、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他提到,旅游消費是金錢消費、時間消費、文化消費、體驗消費和品質消費。
其中,在時間消費方面,休假制度決定旅游行業時起時落、忽高忽低,形成各種誤差。黃金周制度實施已經26年,中間有過幾次變化。但是,現在增加假期對旅游業的拉動力小了,而用戶對于時間消費的自主性要求越來越高。
還真的就是這樣。“時間消費的自主性”——筆者也認為,這個方面甚至比國家幫咱們拼湊假期還重要。
老百姓越來越看重自己來支配休假時間。與其整齊劃一的拼湊出一個“黃金周”,遠不如“我的時間我做主”。
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
對于老百姓來說,錯峰出行不會再大面積出現人擠人的狀況,出游體驗更好,消費也會更具性價比。
并且,這種相對舒服的狀態,更加適合當下旅游市場的變化,就是體驗消費——用戶更加追求個性化、場景化、參與性和沉浸式。
對于旅游行業來說,經營狀態由原本的巨幅高峰和低谷,轉變為更加平緩的經營狀態,行業獲得均衡化發展,不必再投入過多的資源和精力應對旺季。這有利于整個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然,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一個是行政力量慣性在短時間難以調整。另一個是企業在落實休假制度時同樣存在阻力。
酒旅行業新常態
回首這幾年的酒旅行業,大致呈現如此的發展脈絡:
2023年旺丁不旺財,2024年增收不增利。2025年一季度沒有想象中的繁榮,而五一是非常熱鬧,但最終經營數據還有待統計。
魏小安認為,旅游行業呈現常態化發展,集中表現在:
發展速度穩定;沒有大轟大嗡,沒有大起大落,平平淡淡才是真。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早已習慣每年超兩成、超三成的增長。突然間出現微增或者搖擺,很多人都不適應,甚至是心慌。
筆者覺得,大家伙得放平心態。酒旅市場整體供過于求,在存量市場“土里刨食”,新時期得有新思維。
恩施梭布埡石林景區 圖源:恩施梭布埡石林景區
魏小安就提到,我國旅游市場的基本問題都是結構問題:
一是區域結構,始終有熱點、溫點、冷點之分;
二是氣候結構,始終有淡季、旺季、平季;
三是產業結構不均衡問題,以及產品結構細分化、垂直化成趨勢;
四是營收和利潤結構,頭部企業集中化,中小旅企能維持就算不錯。
所以,當整個行業回歸平靜,沉下心來仔細打磨產品,可能才是我們應對這種新常態的主要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