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距離清明小長假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為利用復工后首個小長假刺激旅游業回溫,國內游目的地、OTA、景區們紛紛出招攬客源。3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攜程、飛豬、中青旅遨游網、馬蜂窩等多家OTA獲悉,隨著各地景區景點、酒店等旅游設施逐步恢復營業,清明假期這個復工后首個小長假,國內大量踏青游、春游需求集中釋放。就此,各旅游熱門目的地、景區紛紛規劃短途自駕游線路、推出折扣門票等,而OTA也通過規劃新型“踏青游”產品,以及各種促銷手段、安心游配套服務“刷存在感”。至此,新一輪旅游客源爭奪戰已悄然開啟。
旅游需求釋放窗口期來了
復工復產后,旅游行業迫切期待一個市場觸底反彈的新契機。隨著各地景區、景點、主題公園、酒店、旅行社逐步恢復營業,而清明節就成為了國內旅游業“試水溫”的重要窗口期。
“自清明小長假起,游客將從周邊游開始,逐步重啟2020年的旅游計劃。”馬蜂窩旅游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方面,從各OTA平臺預定情況來看,目前清明期間短途自駕游市場回溫明顯。據飛豬統計數據顯示,3月17日至23日期間,清明假期火車票和景區的預訂量環比1周前增長超100%,酒店預訂量環比增長約30%。飛豬分析認為,以家為中心,半徑200公里內的本地游和自駕游已現復蘇跡象。馬蜂窩發布的《2020年春季旅游回暖趨勢報告》顯示,3月18日開始,全國眾多旅游目的地和景區熱度都出現明顯回升,全國城市熱門周邊游景區旅游熱度平均漲幅達到67%,其中有不少游客都選擇自駕出行。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進一步預測稱,現階段全國自駕較活躍地區主要在中部、西南部和東部地區。此外,短程高鐵游同時備受消費青睞,尤其是廣州、浙江、上海地區游客。飛豬火車票數據顯示,清明小長假最熱門車段分別是廣州南-深圳北、湛江西-廣州南、深圳北-廣州南、寧波-杭州東以及合肥南-上海。
與此同時,復工后首個小長假的跟團游需求同樣不容小覷。攜程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平臺在三月下旬已迎來大量集中發團,清明假期期間,更多旅游產品蓄勢待發。據悉,僅3月28日當天,攜程就有陜西、新疆、浙江、海南等12個省的100個旅游團組織了啟動了省內跟團游活動,涉及近全國3000名游客。“自2月底各地旅游業相繼復工以來,各地出游人數上述明顯,特別是3月下旬報名、發團大幅增加,在接下來的一周到清明節期間,更多的省內游整裝待發。” 攜程旅游渠道事業部CEO張力表示。
供給端整裝待發“刷存在感”
面對即將反彈的需求,沉寂了1-2個月的供給端早已做好了準備,一場硝煙四起的客源爭奪戰已悄然拉開帷幕。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3月16日,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3714家A級旅游景區恢復對外營業,復工率已超過30%。同時,部分地方政府主管部門還出臺相應旅游幫扶、促消費政策,與當地景區、旅游企業一同為當地旅游業“帶貨”。舉例來說,湖南省文旅廳還趁清明小長假前披露了“錦繡瀟湘”旅游精品線路,并通過“一部手機游瀟湘”旅游平臺發布當地的清明踏青游攻略,全面覆蓋了當地的網紅美食街、小眾旅游景點、傳統熱門景區、紅色旅游基地等。
值得注意的是,馬蜂窩旅游研究院負責人馮饒指出,此前在旅游業務停擺期,各地紛紛上線的“云旅游”明顯帶動了復工后景區景點的旅游熱度增長,上海野生動物園踏青、無錫黿頭渚櫻花季、北京老炮兒帶你逛長城,還有挖掘福州小眾景點、環西湖徒步踏青、采摘西湖龍井等各類熱門旅游主題直播,直接為目的地帶來了可觀的游客“流量”。
從OTA的角度來說,多個平臺配合當前率先恢復的省內游、周邊游等短途游需求,在清明小長假前后集中推出了一批新設計的旅游產品并附上各種促銷折扣刺激消費。中青旅遨游網表示,由于游客短途出行需求迅速上周,該平臺加大了對周邊游、酒店、旅游度假村部分產品的供給,后續企業還會圍繞“24節氣”等傳統文化主題上線更多的國內游產品。
而以酒店為代表的國內住宿業同樣沒有放棄清明這個攬客的重要時機。去哪兒網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周,全國酒店入住人數較前一周增長32.51%,較2月同期增長2.5倍,其中以“無接觸服務”為代表的“安心住”酒店產品預訂量占比近8成,實際產生訂單的酒店數較前一周增長20.2%,家庭周末出游成為就酒店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
“五一”黃金周:下一個旅游主戰場
如果說清明小長假是國內旅游業測試市場回溫情況、調整供給策略的試驗田,那么“五一”黃金周則被旅游企業看作是今年勢在必得的“主戰場”之一了。多家OTA日前發布統計數據顯示,當前,除了清明假期外,“五一”旅游產品搜索量不斷上升,部分平臺搜索量環比增長超過70%,其中海南三亞、烏魯木齊等成為熱度最高的目的地。具體來說,據去哪兒網統計,過去一周“五一”酒店預售搜索量環比增長2成,親子房、家庭房成為游客關注的熱點產品。就地域來看,長沙“五一”黃金周期間酒店搜索量全國第一,杭州搜索量環比增長183%,而西安、重慶、深圳等地搜索量增速環比也超過了1倍。
“旅游業會在整體復工復產后一段時間逐步復蘇。”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楊彥峰分析稱,包括清明小長假在內,馬上到來的春夏之交將進入傳統旅游旺季,旅游消費會重點向鄉村旅游、城市短途旅游和城郊度假游傾斜,需求會出現結構性的轉移。
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測算,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國內旅游人次將分別下降56%和15.5%,國內旅游收入分別下降69%和20.6%;預計全年同比減少旅游9.32億人次,減收達1.18萬億元。不過,該機構發布的疫情后旅游調查數據也顯示,如果疫情能夠得以有效控制,有近一半(43%)被調查者表示,會在今年3月-6月選擇出行旅游,而選擇在5月旅游的比例高達16%,位居全年各月之首,預計“五一”假期開始,國內旅游市場迎來今年首個小高峰,其次是6、7、8三個月。
*本文來源:北京商報,作者:蔣夢惟,原標題:《清明踏青點燃旅游需求 復工后首個小長假客源戰硝煙四起》。